買了家用凈水器、軟水機等設備,應該如何來“串聯”起一整套的水處理設備呢?其實,這些設備在安裝上誰先誰后,還要視當地的水質而定。
以北京為例:北京居民的日常用水的硬度偏高,那我們對水應該是先軟化、后凈化呢,還是先凈化、再軟化呢?這樣的兩種思路直接關系到軟水機和凈水器的安裝順序。
其實,這不難解決:如果您的小區是市政供水,入戶的自來水在衛生標準上問題不大,軟化環節就可以放在前面,將軟水機裝在凈水器的前面,因為軟水機顧及的是整套房屋的用水,而凈水器則只需考慮廚房里的用水;倘若您所在的小區是以自備井供水,水質狀況不容樂觀的話,那就應該考慮先凈化、再軟化,把凈水器安裝在軟水機的前面。如果能緊跟入戶水表安裝一個“預過濾器”,那就更加接近一套理想的家庭水處理系統了。
這里,針對軟水機和凈水器的安裝做一些提醒,大家在裝修、改水前一定要考慮軟水機和凈水器的接口位置和體積大小,很多家庭就是因為在裝修時沒有預留空間而事后無法安裝這些“水家電”的。
有些家庭出于美觀的考慮,習慣把軟水機放入地柜,本人不是很認同這種做法,因為軟水機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補充專用鹽,并打開鹽箱做一些操作。如果軟水機被放在狹小的地柜里,就不便于完成加鹽的操作了。不僅如此,軟水機需要外接電源,其排污口還要與下水道連接,因此我們還要為它的各種管線預留空間。
凈水器一般不需要電源,因此它的安裝通常要簡單一些,只需要給它留出足夠的空間來連接各個管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