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的一半已經離我們而去了,現正式開啟“下半年”模式。這半年我們滿懷激情,但層出不窮的水污染事件讓我們心塞。
2015年1月1日,被稱為“史上最嚴”的新《環境保護法》正式實施,公眾對環境污染問題更為關切。
2015年4月2日,《水十條》正式出臺……
這些措施,對污染的防治具有一定的規范效應,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治理也非一日之功。水污染的事件依舊不絕如縷,甚至多起事件接連上演,一幕幕觸目驚心。小編就來帶大家回顧一下過去半年典型的水污染事件。
2015年3月9日:泉州50多頭死豬被拋尸溪面水體污染
在福建泉州惠安縣螺陽鎮錦里村后坊舊橋處,50多頭死豬被發現拋于橋下的林輞溪中,造成附近水體污染,惡臭撲鼻。事發后,惠安縣農林局、環保局、水利局、螺陽鎮政府、輞川鎮政府等多部門到現場實地查看,并表示近日將對溪面的死豬進行清理。
2015年4月27日:宜昌長陽蒙特錳業排污致水體污染
湖北宜昌長陽縣化工污染,溪水污染變黑變臭,并流入母親河清江污染江水。同時礦工業污水排放嚴重破壞當地生態環境。
2015年5月31日:張家口宣化縣一中飲用水污染事件
張家口宣化縣一中發生了因飲用水滲入污水的水污染事件,事件造成部分學生因服用飲用水出現的嘔吐、腹瀉等現象。事件發生后,宣化縣迅速啟動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,成立了由教育、衛生、食藥監等部門組成的處置工作組,第一時間對有癥狀的學生進行治療,查封了受到污染的飲水井,對餐具進行了集中消毒處理。有85名學生接受治療,癥狀為嘔吐和腹瀉,其中3名學生住院觀察,所有學生體征表現平穩。
2015年6月14日:安徽巢湖大片藍藻集聚
安徽巢湖,巢湖西壩口至雙橋河段1.5公里沿湖水面出現大片藍藻集聚現象。隨著氣溫升高,藍藻進入活躍階段,西壩口至雙橋河段1.5公里,向湖心延伸約一公里的沿湖水面出現大面積藍藻集聚,湖水被染成綠色。
2015年6月15日:廣東練江水污染
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,練江的水質急劇下降,變成了又黑又臭的劣V類,基本喪失了它作為一條河應該具有的飲用、灌溉、航運等功能。據環保部門監測,練江干流中高錳酸鹽指數、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總磷等八個監測因子嚴重超標,其中氨氮長年維持在10毫克每升,最大值達到28.5毫克每升,遠遠超過了1毫克每升的地表水Ⅲ類正常水質標準;化學需氧量平均維持在100毫克每升,最大值達到184毫克每升,大大超過20毫克每升的標準值,根據2014年的監測結果,主要污染指標比2013年呈加重趨勢。成為全國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,兩岸居民也因此飽受其苦。
2015年6月17:河水被污染 安徽池州千畝田變荒地
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的香隅鎮地處長江南岸,鎮里數千畝農田也變成了荒地。只因化工園污染灌溉水源。這些水中含有大量有毒物,多項污染物超標。其中苯的含量是13.7,超標136倍。污水進入通河之后,在合阜村與另一條河流匯合,再輾轉三四公里,最終會流入長江。
2015年6月30日:四川廣元水庫污染
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龍源鎮一水庫因前幾日持續強降雨,洪水夾雜著場鎮上的一些垃圾流入附近的尖嶺水庫,而被污染。造成水庫近萬斤魚一夜間死亡。